推荐产品
空气源热泵采暖迎来大爆发 国务院发布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
本月初,国务院印发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(下称“《三年行动计划》”),就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问题,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2020年采暖季前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要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。
2020年前,完成取暖散煤替代
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坚持从实际出发,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宜煤则煤、宜热则热,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。集中资源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等区域散煤治理,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元整体推进。2020年采暖季前,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。

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技术获得大量应用,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
据统计,2016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、煤改气300万户,2017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、煤改气578万户。由此带来的空气质量转变也非常明显,2017年10月到2018年2月底,“2+26”城市PM2.5的浓度相比同期下降35%。自2016年以来,以北京为中心,在京津冀地区,以及华北地区大面积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政策,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不应因改造成本低而盲目选“煤改气”
对于大规模清洁供暖改造所涉及的资金问题,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中明确提出:拓宽投融资渠道。各级财政支出要向打赢蓝天保卫战倾斜。增加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。支持依法合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项目建设。鼓励开展合同环境服务,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。出台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金融支持政策,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,开展金融支持清洁取暖试点工作。
目前,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,鼓励清洁能源采暖改造,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,补贴政策也不尽相同。补贴高的地区,清洁供暖改造以煤改电为主,例如北京地区每户补贴平均20000元,2016年清洁能源改造中,煤改电占整个煤改清洁能源的88%,煤改气只占据12%。而补贴相对较少的地区,更倾向于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煤改气,例如河北地区每户补贴最高7400元,2017年清洁能源改造中,煤改气就占据了较大比例。
突进的“煤改气”工程导致了2017年冬天波及整个华北地区甚至全国的天然气荒,气源紧张、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、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使民生采暖得不到及时保障,另外,天然气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,使天然气价格上涨,后期燃气费用较高,农村居民取暖负担大。因此,不断有专家呼吁:应从政策层面规范清洁能源改造工作,杜绝仅因改造成本原因而盲目选择“煤改气”,大力推广“煤改电”。
煤改电设备应优先选择空气源热泵
空气源热泵适应性广,理论上—25℃以上环境皆可用。即便是考虑到不同企业之间,参差不齐的技术水平,空气源热泵采暖在平均气温为—5℃的环境温度下,每耗一度电,也可产生3度电以上的热量,节能效益达到75%,而在—15℃的环境下,消耗1度电,也可产生2度电以上的热量,与电辐热相比的节能效益达到50%。其稳定性在近两年的煤改电中得到充分证实,当属煤改电优先选择热源;
1.节能省钱,且实现供热市场化
低温空气源热泵通过消耗部分电能获得2.5~3.4倍的供热量,冬季季节综合能源利用率≥3.0,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0.825~1.122,季节综合一次能源利用率为0.97,远高于电直接供暖和燃煤、燃气供暖的方式。

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技术获得大量应用,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
由于用户行为节能显著,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采暖费比集中供暖还省30%,最高也不会超过当地的集中供热费用。用多少热,交多少电费,真正实现供热商品化。
2.投资小,占用空间小
传统集中供暖初投资大,锅炉、管道管件、散热器或地暖等投资,每100平方米住宅建筑均花费1.4万元以上,还要占地,消耗金属材料超700KG,使用寿命一般在10~15年,管网铺设、维修,占用市政道路,扰民严重。
热泵分布式供暖,没有集中供热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热源厂、一次网、换热站、二次网、用户散热设施等环节,接电就可以供暖,使用功率分配系统,可有效的避免电力增容。与城市热力管网相比,省去开挖道路,铺设热力管道的巨额投资,省时、省钱。系统可放置于楼顶平台或地下室,利用了闲置空间,无需占用城市宝贵的土地空间,为用户创造效益。
3.弥补城市集中供热未覆盖地区
北方地区由于经济高速发展,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城市人口快速增长,许多地区供暖问题矛盾日益突出,给政府和热力公司增添了巨大压力,单纯靠热力公司解决此类问题是不大现实的,新能源热力供暖中心建设快、周期短,10万平方采暖一个月左右可建设完成,快速解决居民用户需求,为政府解决民生一大难题。
4.市场化运作,不增加政府负担
新能源热力供暖中心可采用PPP模式建设,投资方和用能方、建设维护方三者合作,纯市场化手段操作,不增加政府任何资金负担。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:应积极探索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)等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清洁取暖项目,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,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清洁取暖改造积极性。

5.有利于城市管理
城市热力管网需多处开挖道路,铺设热力管道,造成人力、物力浪费,建成的管网也需大量人力、物力维护,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巨大压力,采用新能源热力供暖中心不需要铺设长距离管网,利于城市管理。

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技术获得大量应用,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
使用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采暖,使用户直接面对经营企业。各级政府不用再为协调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矛盾操心费力,政府财政不必再为保障供热补贴大笔资金,市政道路也不用再为热网改造、抢修而变得拥堵不堪。
有利电网的安全运行。利用夜间的谷期电供暖可有效缓解白天用电高峰,减少峰谷电巨大差额,使电网更安全高效运行。
6.减少煤炭燃烧、防治雾霾等污染
新能源热力供暖中心节能效益明显,零排放,可减少煤炭燃烧、防止温室效应、雾霾等污染。如按每100万㎡计算,采用新能源热力供暖中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达53000吨左右。
未来数年热泵采暖大有可为
由于空气源热泵具有不受资源条件限制的特点,且随着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,能效水平不断提升,其应用范围不断向北推进。随着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等地煤改电政策的鼓舞,连一向被部分人视为“低温禁地”的东北三省都开始推广空气源热泵了。由此可预见,热泵先进的技术,结合PPP先进的市场化手段,热泵采暖领域大有可为!